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西行雪莲,同心雪域”社会实践团队堆龙德庆分队前往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本次多元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调研模块聚焦西藏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成效,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沉浸式体验,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理解边疆地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了青年视角。
一、深度访谈倾听民声,把脉基层服务现状
队员们深知,政策落地生根的“温度”与“力度”,最真实地反映在基层群众的心声中。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将深度访谈作为核心调研方法,与院内多位不同背景的老人和供养中心负责人进行了数次深入交流。访谈内容不仅涵盖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现状,更着重引导老人们回顾过往、对比今昔,讲述个人与西藏、与国家共同发展的故事。

图1-团队成员前往老人家中进行调研 |

图2-团队成员向护理员了解老人状况 |
访谈发现,多数老人对国家提供的集中供养政策表示高度认可。“到特困中心之前,生活条件较为困难,基本的营养都很难保证,现在院内每天都能吃上四菜一汤,生活也很丰富。”曾经以放牧为生的藏族老人朗杰动情地分享,他上个月刚参与了特困中心带头举办的歌唱比赛,得到了第一名。这些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话语,成为国家“兜底线、保基本”的特困人员供养政策以及各项惠民措施在雪域高原“最后一公里”生动落实、惠及于民的最有力证明。

图3-团队成员采访养老院老人
队员们还深度访谈了供养服务中心负责人,系统了解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政策的落地机制与实际成效。通过梳理政策落实中的亮点与难点,团队敏锐捕捉到基层执行中的细节需求,为后续建言献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服务回应关切,科学把脉需求偏好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需求,团队开展了系列专业服务活动。团队成员发挥医学生优势,在医疗健康领域,组织开展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有效提升了机构的应急救护能力。
在安全防护方面,结合自治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要求,团队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通过拍摄原创反诈骗情景剧,为老人揭露常见骗局,提升了长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图4-团队成员拍摄反诈情景剧
三、探索代际共融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在深度服务与调研中,团队敏锐观察到院内儿童的生活学习需求,并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老幼共育”新模式。队员们常态化开展课后学业辅导,耐心指导孩子们完成当日作业,并利用暑期时间帮助他们预习下学期的新课程内容,夯实基础,激发学习兴趣。
此外,在组织非遗手工系列活动时,团队成员针对儿童设置了更加适合的体验项目,并鼓励他们参与针对老人的粘土、剪纸等简单活动的教学。这种将学业辅导与代际共融活动紧密结合的“老幼共育”实践,有效丰富了院内老人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中心探索可持续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照护模式提供了有益的“交大视角”。

图5-院内老人与儿童共同进行手工活动
四、青春答卷写在雪域基层
通过20天的深入调研,团队成员不仅收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更对西藏基层社会治理有了深刻认识。成员林同学在实践心得中写道:“这次调研让我真正理解了政策从制定到落地的全过程,看到了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也感受到了民生改善的实实在在。”

图6-团队成员与受访老人合照
此次实践,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用专业视角洞察社会民情,展现了交大学子扎实调研、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和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用实际行动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具有实践价值的青年答卷。
文编:“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团队堆龙德庆分队 林虹余
图编:“西行雪莲,同心雪域“团队堆龙德庆分队 林虹余
指导老师:梁博 陆柏丞 张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