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与力量的化身,狮是智慧与勇猛的象征。而舞龙舞狮,正是我们民族将这种美好祈愿“舞”出来的最美方式。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更早已融入生活,成为人们为生活注入活力、为未来祈求好运的必备节目。基于此,怀着对龙狮文化的好奇与向往,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规培2503团支部探访舞龙舞狮协会,通过亲身实践,揭秘龙狮背后的动人密码。
该活动由贾凡增同学策划,与龙狮协会学长协商,确定活动时间与活动流程。伴着习习秋风,同学们集合在田径场东侧。此处已安然摆放着竹竿,龙头与狮头。作为龙身支柱,竹竿挥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表演者是否能演绎出龙腾九天,睥睨群雄的效果。于是龙狮协会学长王博文指导大家对“八字舞龙法“进行了学习。此刻,同学们手上承载的,仿佛不再仅仅是一支竹竿,而是一条中国龙鲜活的“生命”。

熟悉基本挥杆动作后,就可以开始亲身实践了。长龙由五根竹竿共同支撑——首竿掌控龙头,其余四根则操控龙身。要想让龙身在舞动中显得流畅灵动、圆润饱满,就需要每位同学全神贯注,在保持适当间距的同时密切配合,统一节奏。

而舞狮与舞龙有所不同,舞狮的动作更为灵活多变。表演时不仅需要前后两位演员高度默契,更要求表演者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敏捷反应。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生动模仿出狮子的神态与动作,做到惟妙惟肖,从而引人入胜。而认识狮头构造,是同学们要上的第一课。龙狮协会团支书别扎提为大家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狮头内腔悬有控制眨眼的细绳,底部则有操纵开合的活动板。进入亲身体验的核心环节,“它好可爱”的雀跃惊呼此起彼伏。同学们手捧狮头,仿佛与小狮子产生了奇妙共鸣。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叶燃烧成恣意的火红和金黄,在空中书写丰收的序章。此次舞龙舞狮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实践中锤炼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与坚韧意志。参与同学纷纷表示,在一次次训练与表演中,他们不仅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正如一位舞龙队员所说:“当我们举起龙身,随着节奏共同起伏,那一刻仿佛不只是我们在舞龙,而是龙在舞动我们——它连接着过去,也跃向未来。”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体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它让年轻的心灵与古老的文化基因共振,让传统在青春的节奏中焕发新生。相信这份珍贵的体验,将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发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