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阿司匹林,与光共忞——关怀留守,心绘未来”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石坡镇,聚焦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开展了一次为期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更为可贵的是,这项爱心行动已连续开展3年,从未间断,深刻体现了团队对留守儿童群体持久、坚定的关怀与责任担当。

图1 团队与孩子们合影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深耕留守儿童心灵沃土。他们通过建立“一对一心理健康档案”,动态掌握孩子们的情绪与学业状况,针对性开展“青少年压力管理”心理班会、青春期知识科普等活动,用科学的方法驱散孩子们成长中的困惑与焦虑。针对石坡镇卫生院数据反映的“龋齿检出率高”等健康痛点,团队设计了“牙齿保卫战”课程,普及口腔护理知识。同时,团队结合山区饮食特点为孩子们讲解膳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将健康理念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急救科普环节中,孩子们在互动练习中掌握了包扎、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等实用技能,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此外,团队还开展了艺术课和红色故事宣讲,作为为孩子们打造的“多维课堂”,正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图2 孩子们展示制作的黏土工艺品
在石坡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团队成员站在孩子们中央,掌心向外托着皮球,指尖发力向外一掷,讲述着传球的方法。在孩子们的呼喝声中,皮球随着孩子们的脚步在手中传递。这些曾因缺少体育课而略显沉闷的留守孩子,在奔跑和欢笑中重新焕发了少年应有的蓬勃活力。
“户外运动时难免会遇到受伤的情况,了解如何包扎伤口至关重要,”成员许家瑞向孩子们耐心讲述应急救护方法,“首先检查伤口,消毒,从腕部开始,缠绕两圈……”孩子们两两一组,拿着白色纱布,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纷纷完成了八字形缠绕绷带的操作。在总结仪式上,团队负责人李涵宇站在讲台上,目光一一扫过孩子们,说:“我们希望用短暂的陪伴,播下长久希望的种子。别怕暂时的孤单,你们每一次的努力都是在为自己积攒力量。”

图3 团队成员带领孩子学会八字形包扎
课堂之外,在活动期间,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实践团队开展家访、调研等工作提供支持,协助团队制定走访计划,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的基础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直接的关怀与帮助,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服务基层、助力乡村发展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石坡镇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方力量,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让每一名乡村儿童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希望之苗。”石坡镇党委书记陈永玲表示。

图4 团队专访石坡镇党委书记陈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