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源忆乡味,梧桐话特产”线上直播活动在云端温情上演。本次活动由临床类2516团支部精心策划组织,旨在为同学提供一个展示家乡文化、抒发思乡情怀、促进文化交流的舞台。
一、缘起--思源味:从味蕾深处,追溯养育之恩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之际,为进一步弘扬“饮水思源”校训精神,缓解支部成员思乡情绪,同时展现祖国地域文化多样性,临床类2516团支部决定以“家乡特产”为切入点,开展线上直播活动。活动策划人张骞表示,“家乡味道是个人与家国最温暖的连接,希望通过分享美食故事,让‘小家’温情汇聚成对‘大家’的祝福,也为家乡产业发展尽一份青春力量。”

1-策划者做活动开场白
二、交汇--四海风:于梧桐树下,拥抱多彩中国
①直播筹备:精准分工,保障有序
活动前期,团支部明确分工:策划组由张骞牵头,确定活动流程、撰写主持词;技术组负责调试直播设备、保障网络稳定;宣传组提前在支部群、书院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吸引成员参与。直播当晚,摄影师全程记录,确保活动画面清晰、内容完整。
②特产分享:地域交融,情系家乡
直播正式开始后,支部成员依次展示家乡特产并讲述背后故事:四川成都的同学带来冷吃兔,分享“每逢佳节家人手工制作、寄往学校”的温情;陕西西安的同学介绍锅盔,提及“这是奶奶每次送别时塞进行李箱的家乡味”;云南的同学则通过咖啡冲泡演示,展现家乡特色产业发展。
成员们的分享涵盖岭南甜食、塞北面点、东海海鲜、西域瓜果等,直播间俨然成为“微缩中国风味馆”。不同地域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既让成员们深入了解各地民俗,也深化了对“美美与共、融汇共生”的认知,呼应“交通大学”“交而通之”的内涵。

2-同学介绍家乡特色美食
③总结复盘:反思优化,凝聚力量
分享环节结束后,张骞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全体成员的参与热情与付出,同时指出不足:“本次活动时间分配稍显紧张,部分同学未能充分展示,后续需进一步优化流程,预留更多分享时间。据统计,本次直播累计获赞1.3万,吸引246人观看,覆盖支部全体成员及部分其他支部同学,传播效果良好。
一、声远--梧桐情:以青春为名,共许未来远航
1. 文化育人层面:活动将“饮水思源”与地域文化结合,通过“美食+故事”的形式,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帮助成员在情感共鸣中树立家国情怀。
2. 支部建设层面:活动打破线下交流限制,增强成员间的互动与了解,有效提升支部凝聚力与归属感,为后续开展集体活动奠定基础。
3. 社会价值层面:成员在分享中主动宣传家乡特产,间接为家乡产业推广助力,展现当代大学生“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3-同学介绍家乡特色美食“锅盔”并现场分享
临床类2516团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文化+思政”的团日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成员校园生活,培育更浓厚的集体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