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号召,2025年7月1日至8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阿司匹林与光同忞实践团队以“愈见心理,遇见你我”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大学生心理关怀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增强自我调适能力,营造关注心理健康、互帮互助的校园氛围。

图一-启动仪式上队伍一队长阐述活动展望
精心筹备,全面启动
7月5日,团队在雁塔校区微免楼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仪式上,团队负责人李涵宇详细介绍了阿司匹林心理工作坊的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各分队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计划,包括“愈见心理,治愈自我”、“心羽课堂,情暖心房”、“关怀留守,心绘未来”、“心怀桑榆,医养同行”四个模块。指导教师陈勇特别强调了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要求所有活动都要在保障参与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开展。
专业调研,科学评估
7月5日至7日,吕文菲、弥涵昱、敬舒然三位团队成员,依据《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标准化设计理念,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压力源,精心设计了一份包含25个题目的心理焦虑评估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焦虑、情感困扰等多个维度,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图二-实践队员与王老师合影
深度体验,艺术疗愈
7月10日,全体队员参加了“看青心理咨询室”举办的绘画心理学专题课程。课程由资深心理咨询师主讲,重点讲解了“雨中人”绘画测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通过绘画表达内心情感,体验艺术治疗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非言语的表达方式,队员们不仅学习到了新的心理咨询技能,更在创作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觉察和情绪释放。

图三-看青心理工作坊王老师进行绘画心理学讲座
知识普及,赋能成长
7月16日,团队成员尹佳媛和于欣然面向宗濂书院2023级心理委员及部分学生代表,开展了题为“沉没成本与决策心理”和“情绪七巧板:做情绪的主人”两场专题讲座。“沉没成本”讲座通过大量生活实例和心理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避免沉没成本误区,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情绪七巧板”则系统讲授了情绪管理的实用技巧。讲座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许多同学表示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

图四-团队成员于欣然进行“沉没成本”讲座
辐射社区,服务社会
7月17日,团队成员包世杰、孙久贺、徐智鹏三位同学前往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校外宣传活动。他们精心设计了系列心理健康科普海报和宣传单。活动现场,队员们耐心向中学生和家长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各类疑问。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心理服务的覆盖面,也展现了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区的责任担当。

图五-实践队员在校外支起宣传展台
深度访谈,建言献策
8月7日,团队成员分组开展了深度访谈活动。第一组采访了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和建议;第二组专访了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老师和有经验的高年级学长,探讨当前大学生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改进方向。访谈内容涉及心理咨询服务的可及性、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形式等多个方面。访谈成果通过宗濂书院公众号发布,引发了师生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思考。

图六-叶文韵同学采访甲同学关于焦虑心理
总结与展望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所强调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共同推进。阿司匹林与光同忞团队将继续秉持“专业、关爱、互助”的理念,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服务形式,扩大服务覆盖面,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贡献更多力量。